合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中科院心理所王晶研究员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研究院举办的合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并在该研讨会上做了关于合成生物学的主题报告,同时为该研讨会准备了资料汇编。
会议纪要
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研究院举办的合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于
这次研讨会是由杨焕明院士建议的,邀请的是从事基因组、蛋白质、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专家。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通过人工设计、化学合成的手段来从头合成生命或改造生命,不仅对研究生物学基本规律有很大意义,而且在医疗、药物、能源、环境等方面潜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合成生物学研究已经在欧美得到高度重视并正在快速发展:2004年6月第一届合成生物学国际会议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行,迄今已经召开了四届;2009年5月,英国皇家工程院发表了“合成生物学蓝皮书”;2009年7月,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联合在华盛顿召开了合成生物学大会,讨论了生物合成对药物发展、细胞重编程、生物机器人等发面的潜在意义。合成生物学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与挑战。从发表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合成生物学研究实验室等各方面统计结果来看,中国在该领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杨焕明院士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介绍了美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新近进展、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及应用前景以及伦理、教育等问题,并汇报了2009年7月的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情况。
王晶研究员课题组于2006年与德国亥姆亥兹传染病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作为7个项目参与方中的唯一的一个非欧洲国家参与者,参与了合成生物学欧盟第六框架项目“PROBACTYS”。王晶课题组是国内最早开展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团队之一。本次会议上,王晶研究员做了关于合成生物学研究的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对王晶研究员在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积极探索及取得的研究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与会专家在会上对合成生物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以及如何在中国发展合成生物学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康乐院长提出,合成生物学是个“工程性”很强的学科,从science到engineering,科学家要当工程师,要引起国家的重视,首先阐明目标:改进某种和国家需求密切相关的产品、药物、新能源,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如何一步步组装,将合成生物学放于科学大背景里,将不同学科的人才整合起来。
强院士结合1979年抗菌素所研究“创新霉素”的基因工程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创新霉素产量特别低,但是治疗效果有效,但是因为当时技术不成熟(代谢途径不是很清楚,基因的研究也到不了现在的程度),除了找出它的一个大概90kb质粒,就没有其它结果了。他希望现在可以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再次对其研究。
常院士强调基础研究应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应该重视合成生物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上的前景。2006年欧共体会议,讨论如何利用太阳能产生新能源,它提出的不叫“人造生命”,而叫“人造叶片”,就是人工制造叶片,利用光合作用生产能源。常院士认为这也是合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与会专家一致倡议成立中国合成生物学协作组,起草合成生物学“一二五”发展战略建议书,并建议尽早、尽快在国内举办合成生物学相关会议,以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合成生物学在我国的发展。
会议建议在十月份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研究院再次举办合适规模的合成生物学研讨会。